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刊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信息公开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首页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院刊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信息公开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业务规格及培养目标要求(2017版)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具备扎实与宽厚的冶金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与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前沿技术,熟悉钢铁冶金与有色冶金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冶金工程问题能力,具备自学习意识和在实践中自我提高的能力,适应国内、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冶金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究开发、设计、培训与咨询等专业技术与管理方面工作,并成长为研发、技术骨干或高级管理人才。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业务规格:

1.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具有从事冶金工程研究、开发和设计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 掌握扎实的冶金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从事冶金工程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熟悉冶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1)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必须修满193个学分方可毕业,具体学分要求详见第五部分“5课程体系”,对于不能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即课程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手册》的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在修业年限内未能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分别采取学业警示、降级、退学等处理。

(2)创新能力培养

针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方案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并能够灵活运用与解决具体的工程实践问题。

2)积极组织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新动向,以开拓学生视野和培养创新思维。

3)学院组织网上模拟炼钢大赛、课题研讨等创新实践活动,并为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实践能力培养

对于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计算机应用实践》课程,四年中课内计算机上机实践不少于250学时(不含毕业设计);机械制图与机械设计、金工实习。

2)随着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逐步增加综合实验教学的学时,以增强学生动手实验以及实验分析的能力

3)通过安排生产实习,设置《现代冶金工程设计与实践》课程和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各专业研究室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外语与国际交流能力培养

对于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提倡与鼓励进行英语或双语教学,目前已开设《冶金传输原理》和《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学》(炼钢)全英文教学班,有兴趣和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可报名参加全英文授课;专门开设《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选修课,培养学生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能力。

(2)聘请外国大学知名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程,目前已聘请美国密苏里大学MARKER教授全英文讲授《铜冶金学》课程16学时、美国阿拉巴马大学REDDY教授讲授《冶金过程热力学》; 并聘请国外著名研究所及企业研究员、专家授课,已聘请阿赛洛米塔尔芝加哥研发中心张明明研究员讲授《提取冶金学》、阿赛洛米塔尔法国全球研究中心, Jean Pierre L. Birat教授讲授《冶金与环境》。已开展日本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校际国际交流研讨会16届;同时,与德国亚琛大学、比利时鲁文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近10所高校有本科互换交流生。



2017版冶金工程培养方案(word版)

文件类型: .doc7ed07d33f576cf0258e0a094f20eb0a6.doc




Copyright © 2017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metall@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