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

2025年4月1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部主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张建良教授负责,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徐春保教授团队等6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毛新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姜涛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张东柯教授,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长江学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天华教授,项目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教授,重庆大学原副校长白晨光教授,东北大学炼铁研究所所长沈峰满教授,中国钢研集团副总工程师齐渊洪,宝武中央研究院炼铁所副所长陈令坤,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兰杰、宝武太钢集团首席专家张华和北京科技大学财务专家杨玲莉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王靖元副院长主持。

1-张卫冬校长讲话.JPG

张卫冬对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学校将严格遵循科技部的相关管理规定,完善全流程监督机制,为科研攻关提供多维保障支撑。他希望,项目团队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高炉清洁冶炼等前沿领域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以创新成果赋能产业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科智慧。

2-杨天华教授讲话.JPG

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杨天华对该项目作出高度评价。她指出,该项目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是落实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杨教授特别强调项目组需制定详细技术路线,确保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增量,同时呼吁各参与单位打破壁垒,加强协同创新,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她表示,只要团队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必能实现高质量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项目负责人张建良从项目背景与合作方案、目标设置与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任务分解与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与风险应对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境外合作方负责人徐春保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技术互补优势,加速生物质冶金技术成果转化,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切实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400302433a2a1f8896c0f91c488370e.jpg

各参与单位负责人分别围绕理论体系构建与工程示范验证等支撑维度,针对细分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进行补充说明。

48f366aa2a37f67d61977c00fe195f7.jpg

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和质询,充分肯定方案在目标导向明确性、科学问题聚焦度、技术路线合理性及实施路径清晰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特别指出各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明确、职责界定合理。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同时从标志性成果提炼、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

最后,项目负责人张建良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逐项落实专家组意见,通过深化方案设计、加速推进关键节点任务、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系统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高标准完成项目任务指标,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6-会议合影.JPG

“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纳斯泰克资源再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易恒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来自各相关单位的40余人参加会议。该项目围绕“双碳”战略背景下钢铁行业低碳冶炼与绿色转型的需求,拟开发高品质、高能量密度的生物质炭粉制备工艺,形成“高效制备-稳定供能-清洁冶炼”的高炉喷吹生物质炭革新技术体系,建设百吨级生物质高压蒸汽提质中试平台,支撑万吨级生物质提质示范线尽早落地。项目成果有助于推动生物质炭在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大规模应用,为我国"双碳"目标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着力为钢铁行业的低碳绿色转型贡献“北科”方案!



Copyright © 2017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metall@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