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刊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信息公开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院刊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信息公开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资源与环境物理化学”研究梯队简介

梯队成员:张梅, 郭敏,李文超

梯队简介: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因此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资源与环境物理化学梯队研究宗旨是减排和环境保护,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固废资源利用和新型环境保护材料的研制,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1)冶金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包括冶金污泥回收、有价金属元素的分离和提取、冶金污泥再利用等;(2)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包括煤矸石、废旧耐火材料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即有价金属元素的分离和提取、新材料设计、工艺优化、新材料的合成等;(3)新型环境材料的研究,包括新型太阳能光电材料、无铅压电陶瓷、污水处理用材料、废气催化、净化用材料的研制、性能与结构研究等。

该梯队两名主要成员均为“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获得者。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及横向合作课题。总课题经费达到600余万元。获得教育部、北京市、冶金部等省部级二等奖5项。已经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合作编著《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研究》一部,申报专利11项,获得授权7项。

代表性研究内容与成果:

1)冶金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钢铁行业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同时,钢铁行业也是能耗和污染较严重的行业。钢铁冶金过程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烧结除尘灰、高炉瓦斯灰(泥)、转炉污泥与粉尘、电炉粉尘、轧钢污泥以及各高温作业工序产生的用后耐火材料等。钢铁企业的粉尘产生量一般为钢产量的10%左右,以年产5亿吨钢计算,我国钢铁行业每年的粉尘量达5000万吨左右。本课题组从含铅锌粉尘中提取金属锌、含钛高炉渣中提取钛、含铬尘泥还原后直接用于冶炼不锈钢等

图1 从含钛高炉渣中富集钛

图2 从高锌粉尘中提取锌及形貌

2)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如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煤矸石废弃物,我国存积的煤矸石超过30亿吨,占地约1.3万公顷。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每年产生用后的废旧耐火材料达到400 万吨,占耐火材料总消耗量的45%。这些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利用。本课题组以煤矸石、废旧耐火材料为原料,合成新一代氮氧化物耐火材料,提高了材料的附加值,该项目已经有科技部立项,在山西建立示范基地。

图3 中试获得的Sialon材料

图4 合成的多孔堇青石材料

3) 新型环境材料的研究

如今,环境保护成了人类的第一大问题,开发新型环境材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本课题组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系列纳米阵列太阳能光电转化材料、无铅压电陶瓷、污水处理用材料、废气催化、净化用材料等。

图5 ZnO 纳米棒阵列的水热法可控制备

图6 ZnO 纳米棒阵列的光电转化性能测试

图7 TiO2纳米棒阵列形貌及其对焦化废水的降解

图8 合成的KxNa(1-x)NbO3粉体及Ta掺杂KxNa(1-x)NbO3陶瓷性能

图9 纳米NiO掺杂CeO2材料及其储放氧性能




Copyright © 2017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metall@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