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冶金学院分站赛顺利开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学校新时代“钢筋铁骨”育人行动,2025年3月13日晚上7点,“96级校友杯”北京科技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冶金学院分站赛在冶金楼209如期举行,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12名研究生参加本次比赛。

图片2.jpg

秦梓杰

受到生产现场复杂因素的影响,高炉压差的波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要实现基于实时在线数据精准提前预报压差还存在一定困难。本演讲讲述如何运用AI技术破解这一难题:通过LSTM神经网络构建压差预测模型,将上万条生产数据转化为高炉"健康密码",实现提前30分钟预警异常,预测准确率超90%,展现了AI赋能传统工业的智慧转型路径。

图片3.jpg

张育铭

电介质材料以纳秒级充放电速度开辟储能新维度。面对电网的清洁能源波动,它能以闪电速度削峰填谷,更在电磁弹射、激光武器等尖端领域大显身手。本演讲中通过构建"千岛湖式"微观结构,缩小电畴尺寸,提高能量密度和储能效率。在双碳战略征程中,这种材料将助力清洁能源并网,让每道能量脉冲都成为绿色未来的基石。

图片4.jpg

赵国庆

以活性金属镁、铝为代表的合金在汽车、数码、国防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传统的铝、镁生产工艺躲不掉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诅咒”。不仅如此,传统活性金属高温熔炼回收工艺,有着易氧化,杂质难分离、成本高等缺点。熔盐电解的魔法能够打破这些“诅咒”。废旧金属合金在阳极由金属原子变成离子,金属离子在阴极沉积从而“重获新生”。熔盐电解具有对杂质精准分离和绿色环保等“超能力”。在未来,废弃金属产品通过熔盐电化学增值再生,进入新一轮产品制造,实现“永生循环”。

图片5.jpg

李旭阳

本项目聚焦高效低耗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针对现有技术能耗高、效率低、气泡效应等问题,开发新型碱性水电解槽。通过构建超亲水疏气的镍基纳微多级孔电极和高性能耐碱隔膜,优化其结构与性能,解决气泡效应导致的高能耗和低稳定性难题,为实现低能耗、高安全稳定的碱性水电解槽提供理论与应用支撑,助力绿氢产业发展,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

图片6.jpg

王凌强

钢铁碳污染如顽固油污,持续释放碳污染。冶金以创新破局—海绵铁,借氢之力还原矿石,摆脱焦炭束缚。其多孔如“海绵”,吸碳减污。让钢铁从昏黄迈向湛蓝。这块“海绵”将不仅炼钢,更滤出碧水蓝天。

图片7.jpg

冯自硕

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切入,分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构成及优势:镍提升能量密度,钴稳定结构,锰增强安全性。富锂锰基材料虽容量高,但氧离子易脱离,需包覆改性。在科研中得到启示:三元材料各司其职,协同作用,正如我们应学习他人,成为为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图片8.jpg

苏子钰

以我国钢铁产量背后的能耗挑战破题,揭示冶金流程工程学破解"钢铁驼峰困境"的战略价值。其从三流协同视角切入:在能量维度构建钢厂绿色发展,在物质维度实现杂质百万分比级管控,在信息维度打造数字孪生驱动的"炼钢先知"系统。最终展望指向钢铁工业的智慧化变革,勾勒出2040年钢厂的工业图景。

图片9.jpg

赵长志

闪速烧结是一种极快速、低能耗的新型烧结方式,传统数小时的烧结可以缩短到几秒钟,在避免烧结过程中晶粒尺寸生长上有着丰富的潜力。自2010年该工艺提出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闪烧,三分钟后你将了解。

图片10.jpg

单松建

高炉冷却壁作为炉体防护及冷却装置,承担保护高炉炉体安全的重任。钢铜钢复合冷却壁具有三层结构,在保障传热能力的同时,显著增强冷却壁的抗变形及耐磨性,突破单一材料自身性能制约冷却壁发展的限制。

图片11.jpg

杜伟杰

CSH(水化硅酸钙)作为水泥基材料关键成分,对材料性能的重要影响。他细致讲解了多种CSH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同时,杜伟杰结合自身实验中反复失败又不断改进的经历,生动展现了科研路上钢小伙们永不言弃、执着探索的精神 。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学术三分钟冶金分站赛结果如下:

4e6ace4b14707da4cc4777ecbff043c.png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康泰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



Copyright © 2017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metall@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