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刊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 杰出校友
  • 师资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信息公开
    • 学工新闻
    • 学生党建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院刊
  •     >   冶金简报
  •     >   历史沿革
  •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   钢铁冶金系
  •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   物理化学系
  •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校友
  •     >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     >   院士风采
  •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   系所检索
  •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   学术梯队
  •     >   科研成果
  •     >   科研项目
   教育教学
  •     >   人才培养
  •     >   招生信息
  •     >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     >   信息公开
  •     >   学工新闻
  •     >   学生党建
  •     >   就业指导
  •     >   学生服务
  •     >   品牌活动
  •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   实验室安全
  •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   党建活动
  •     >   工会活动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研究生答辩、学位授予工作结束
    2011年1月,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共有28名博士生,129名硕士生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分别获得博士、硕士毕业证书,30名企业工程硕士生经过三年努力,在其导师的指导下,论文通过答辩,其中27名博士生,128名硕士生,28名工程硕士生通过院级、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评定,分别获得了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学位证书。1名博士、1名硕士、1名工程硕士、1名同等学力人员没有通过院、校级学位评定,缓授学位。
    有4名博士生的论文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李立宏,钢铁冶金专业杨树峰、彭翠,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宁晓辉)。有8名硕士生的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吴华林、于九利、李建勇;钢铁冶金专业林重春、付长亮;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张琳琳;科学技术史专业张然、刘薇)。
    为了做好本次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学院在本学期初召集毕业硕士生开会进行动员,强调一要重视在学期间发表文章,二要重视论文质量和论文撰写格式,三是要彻底杜绝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问题。鼓励毕业硕士生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迎接校级和院级盲评论文工作。此次学校抽取约10%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毕业论文为校级盲评论文。在此基础上,学院将定向委培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均列为院级盲评论文;对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再按10%的抽取比例定为院级盲评论文。此次盲审结果为:校级盲审论文全部合格,并建议组织答辩。院级盲评,也全部合格并建议组织答辩。有一名硕士毕业生的论文在答辩前按评阅教师的建议对论文内容及格式等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获得评阅教师认可,建议组织答辩。
    学校在本次毕业研究生答辩前,抽查了我学院8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查重工作,查重结果为:博士生毕业论文最高重复率为12%,最低重复率为1%;硕士生毕业论文最高重复率为19%,最低重复率为10%,均在学校规定要求以下。
    本次毕业硕士研究生答辩工作由各系所统一组织和安排,答辩秘书在答辩前认真核对本组毕业硕士生发表文章情况,收集答辩材料,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答辩过程中,答辩主席及答辩教师都认真负责,积极提问并与毕业生交流,秘书于答辩后写出本组的答辩总结并针对本组毕业生的答辩情况进行了排序。
    此次毕业研究生答辩及申请学位,在两方面有明显改进,一是毕业生对答辩前发表文章非常重视:博士毕业生发表文章整体水平高,且数量多;本次硕士毕业生在答辩前,所有人都做到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了至少一篇文章,或已被录用。二是毕业生对论文质量及论文撰写格式很重视,今年博士毕业生论文质量及撰写格式总体好于往年,且有明显提高。
    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始终是学院非常重视的问题。一要加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论文过程中的作用,无论从论文内容到论文格式,导师都应对毕业研究生严格要求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把关。二要加强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会的作用,要保证答辩委员们在答辩时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对毕业生进行提问和交流,答辩委员们对毕业生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此外,工程硕士生的论文质量和撰写格式,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Copyright © 2017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metall@ustb.edu.cn